手工艺学院师生赴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参观并听取“之江非遗大讲堂”第二期专题讲座
4月3日上午,手工艺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师生参观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听取“之江非遗大讲堂”第二期专题讲座。讲座由浙江师范大学二级教授、浙江省民俗文化促进会会长、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省非遗保护协会学术专委会主任、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库专家陈华文教授主讲。
陈文华教授以《清明节:历史悠久的节假日在地化多样性的表现形式》为题,系统介绍了清明节的特殊处与重要性。
讲座中,陈华文指出清明节是一个信仰型的习俗,它的历史与中国先祖崇拜的文化息息相关。他围绕清明节的扫墓、祭祀等内容展开叙述清明习俗,同时也用风趣的语言讲述清明时节人们荡秋千、放风筝、蹴鞠等活动,让同学们更加全面地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通过这堂课,师生们了解到清明不单单只是节假日,也是中华民族在历史过程中融合多种文化表现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对于祖先缅怀和崇敬的固态化、差异性和表现形式多样化的文化。
此次讲座让同学们理解了清明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中国传统节日在中华文明历程中的特殊性与重要性。